捉襟见肘,西乙米兰德斯仅以12名一线队报名球员开启新赛季
15
2025-08-24
近日,香港发生一起引发轩然大波的事件,其剧情精彩程度远超电视台的一些狗血剧,令众人惊掉下巴,热度居高不下。
在香港,有一位名叫潘浠淳的学生。一听这名字,便知其出身书香门第。她就读于全港顶尖的圣保罗男女中学,家庭背景更是令人咋舌。父亲潘冬平是国际肝癌权威,在医学界声名显赫;母亲潘彭詠枝曾是港大医学院的助理教授。这样的家庭,堪称“人生赢家”的顶级配置,潘浠淳一出生仿佛就站在了别人难以企及的终点,而普通人还在为买房省吃俭用。
但这位千金小姐并非只会弹琴的乖乖女,她走的是“全能学霸”路线,在创科界声名远扬,获奖无数。她宣称自己一手研发了一款名为“药倍安心”(MediSafe)的AI医疗系统。这是一款AI驱动的网页应用程序,号称能帮医院快速处理大量药单,交叉检查病人的过敏史和用药情况,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报警。潘浠淳在接受采访时充满感情地表示,研发该系统是为了避免医生开错药导致悲剧发生。如此境界和情操,让她瞬间成为未来医学界的明日之星。
凭借“药倍安心”,潘浠淳一路披荆斩棘,履历辉煌:2024年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中,一口气斩获金奖、学生创新奖大奖等四个奖项;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,在教育局的支持下获得银奖;还有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、少年创科达人大奖等。一时间,她成为传媒宠儿,“天才少女”“创科新星”的光环紧紧环绕。她的父母也倍感荣耀。
就在大家以为又一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的神话诞生时,一位名叫郑曦琳(Hailey)的城大女生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轻轻问了一句:“这事好像不太对劲吧。”其潜台词是:大家真的相信一个中四学生能独自搞定一个技术复杂、涉及大量医疗数据的商业级AI平台吗?这牛皮吹得也太大了,当我们傻吗?
Hailey并非信口开河,她本身就学习AI和医疗相关专业,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猫腻。她的质疑如同水滴入热油,瞬间炸开了锅。广大爱看热闹的网民秉持“看戏不怕台高”的精神,化身“键盘福尔摩斯”,顺着线索深挖,结果挖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!
“枪手”现形:网民发现,“药倍安心”的网站竟然直接跳转到一家名为AI Health Studio的美国公司网站。该公司网页明确写着,“药倍安心”是他们受“香港肝胆胰及结直肠微创外科中心”委托开发的。而这个中心恰好是潘浠淳的父亲潘冬平医生和其叔叔开的。网站还大言不惭地称,他们仅用了八个星期就完成了开发。
前言不搭后语:事件曝光后,AI Health Studio的网站迅速修改了措辞,将“开发项目”改为“协助改善”,试图将自己从“从无到有”的创造者变成“锦上添花”的优化者。潘浠淳自己在领英上发帖,指责网民恶意中伤香港STEM女性,但随后又删除帖子。这种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操作,无疑是自掘坟墓。
数据来源成谜:潘浠淳此前接受采访时声称,该系统已被“超过一千个病人”使用,并用“过百份真实病历”进行测试。然而,一个中学生哪有权力动用这么多病人的私密医疗数据?是否经过病人同意?这可能触犯《个人资料(私隐)条例》。之后,她父亲潘冬平出来“救火”,称使用的是“模拟病人数据”。父女俩口径都不一致,这场戏还怎么演下去?
眼见人设即将崩塌,潘家和相关机构开始了一系列堪称“灾难级”的公关操作,将“掩耳盗铃”和“指鹿为马”演绎得淋漓尽致。首先登场的是各大比赛的主办机构,尤其是香港资优教育学院和香港教育城。在舆论压力下,他们进行了所谓的“调查”,最终得出的结论令人惊掉下巴。
他们称,经调查证实,潘浠淳在2023年10月就向老师提出了“药倍安心”的概念,而她家人是在2024年3月才联系美国公司。因此,结论是——“药倍安心”是学生原创概念,符合比赛规则,奖项保留。这一逻辑简直荒谬至极。有网民讽刺道:“照你这么说,我有一个造时光机的‘概念’,然后花钱让马斯克帮我造出来,诺贝尔奖是不是也该颁给我?”这些机构简直是在玩文字游戏,将“作品”偷换成“概念”。但问题是,参加的是创科作品比赛,不是“脑筋急转弯”比赛。在台上展示的那个能运行的App,到底是谁写的代码?谁做的UI设计?这才是关键。
而吹哨人Hailey和众多网民用铁一般的事实,将这份“调查报告”打得体无完肤:
铁证一:美国公司CEO亲自发声:AI Health Studio的CEO艾哈迈德·贾马都看不下去了,直接发表长文声明,揭露了事情真相。他表示,是潘浠淳的母亲彭詠枝找他们“从零开始”开发这个产品,客户只提供了一个想法,没有提供任何代码或技术架构。他还强调,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西会被拿去参加学生比赛,认为这对其他参赛者不公平。更劲爆的是,事件曝光后,客户还想花钱让他们改口,将“从零开发”改成“商业推广”,以“控制舆论”,但被他们拒绝了。
铁证二:时间线对不上:网民发现,“药倍安心”的官网域名medisafe.co是在2024年3月20日才注册的。而资优学院称潘浠淳1月就已经提交了“作品雏形”,那么她是怎么提交一个3月才存在的网站呢?难道她真的发明了时光机能穿越时空?
铁证三:UI设计“撞脸”:Hailey直接在领英上@AI公司CEO,并贴出潘浠淳在日内瓦发明展上的展板照片。CEO明确回复,展板上的UI界面与他们公司在2025年4 - 5月交付的最终版本“看起来非常相似”,“似乎是基于我们的工作”。这句话基本上就实锤了潘浠淳在国际大赛上展示的就是“枪手”的作品。
面对这些铁证,那些机构依然死不承认,坚持称“符合规则”。有网民愤怒留言:“裁判、边裁,加上主办、协办所有单位都是我的人。怎么跟我斗?”
让我们再把镜头转向吹哨人Hailey。当她决定站出来说真话的那一刻,就面临着一场如同地狱般的考验。潘家及其背后的势力显然不想跟她讲道理,而是采用最卑劣、最下流的方式攻击她!
有人偷了她的照片,在领英上为她开设了一个假账号,职业一栏赫然写着“X工作者”,进行恶意的人格诋毁。
她还收到匿名邮件和私信,内容不堪入目,赤裸裸地威胁她“你不知道你得罪了什么人”,甚至有人到她家门口大喊大叫。
最恶心的是,有人拿她是双性恋这件事来攻击她,用极其污秽的字眼将她与“兽J”相提并论。
最离谱的是,她还收到一封声称来自“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”(后被网民查出该律所已注销)的假律师信,代表“郑浠淳女士”(连名字都搞错),要求她赔偿2500万港币。这些人简直把全世界都当傻子了。
事业打击:由于有赞助商担心负面影响,她被迫主动辞去“香港Google开发者社区”组织者的职位。这就是在当今说一句真话的代价。一个有才华、有正义感的年轻人,因为揭露了不公,就要被人泼脏水,连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。正如一位网民所说:“在香港做吹哨人,代价真的太大了。”
看到这里,可能有人会问:不就是一场学生比赛作弊吗,至于搞得这么大,好像天塌下来一样?让我告诉你,这件事真的关乎你我。Hailey为什么要如此执着?无数香港网民为什么要持续关注、愤怒转发?因为这件事揭露了一个我们都不愿接受但又深感无奈的现实,“起跑线”变得越来越重要,甚至成了唯一的跑道。
如果一个家境富裕的孩子,可以依靠父母的财力和人脉,轻易地将别人的心血结晶包装成自己的“发明”,还能借此获奖、获取资源,甚至铺平通往世界名校的道路。那么,那些真正靠自己的才华和汗水,在实验室熬夜、在图书馆苦读的普通家庭的孩子,他们的努力又算什么呢?当“请枪手”可以被“原创概念”这四个字洗白,当赤裸裸的作弊可以被机构轻易放过,这个社会就传递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:原来规矩是可以为特权让路的;原来公平是可以用钱买回来的。
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比赛的公平问题,它动摇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。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香港,最核心的价值不就是法治、公平以及狮子山下的奋斗精神吗?我们相信,只要肯努力,就有机会出人头地。但“药倍安心”事件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狠狠地打在我们脸上,告诉我们:“对不起,你爸爸不是潘冬平。”
Hailey接受采访时说:“我从未后悔过,因为对我来说,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作品的争议,它反映了整个香港的创科比赛制度,让整个比赛变得完全不公平。”她捍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声誉,更是千千万万像她一样,没有显赫家世,只能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打拼的年轻人的希望。
我们之所以对这件事如此愤怒,是因为我们不想看到一个“寒门再难出贵子”的香港,一个父母有多厉害就完全决定孩子有多厉害的香港。我们想要看到的是一个能给真正有才华、有梦想的年轻人,无论出身如何,都能有一个公平竞争、发光发热的舞台。公平,才是香港这座城市最后的底线。如果连这条底线都没有了,我们还剩下什么呢?